有一次回北京,在首都机场被海关临检了......
海关叔叔
瓶瓶罐罐的东西装的都是什么?黑的一团?白的一团?还有这一块砖?
猫妈
哇!警察叔叔眼力真好!
黑的这一团是猫外婆自己腌制的「菜脯」;
白的也是猫外婆自己炒的叫「油葱酥」;
这块砖可不是违禁品叫「冬瓜砖」,整颗放下去煮就变成冬瓜茶了。
海关叔叔
虾米?什么菜脯、油葱酥......?
猫妈
不好意思耶!菜脯是萝卜干的意思.(Sherlcok补充了一句,是我阿婆自己晒的啦!)
至于最后这些东西下场如何......不告诉你们。
客家三宝
嘿嘿,离乡背井的人一定知道为什么飘洋过海的,行李多么重,瓶瓶罐罐的多不好提,但总还是要扛着有妈妈味道的东西,哪怕是一片腌萝卜、一瓶酱油。
更有可能在离家的时候,妈妈偷偷塞进你的包包中,深怕在外地的孩子吃不到妈妈亲手做、最健康最没有加任何调味的食品。
客家三宝
菜脯、梅干菜、油葱酥是典型的客家三宝。
猫外婆家在台湾北部的客家庄,总有人这么形容:「客家妈妈的床眠下总藏着几罐老萝卜干」。
时间的味道一到产白萝卜的季节,勤俭的客家妈妈会将长的比较不好看,或者吃不完的萝卜用盐腌制起来。
然后将这些腌制萝卜铺满整个晒谷场,或者挂在晒衣杆上,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每个妈妈都有自己独到的传家秘方。
不论是「菜脯或梅干菜」都是愈久愈飘香,有上年纪的腌萝卜,因为各种腌酱深深入味,都已经变成了黑萝卜,被称为「*金萝卜」。
这些腌菜可是跟着妈妈们一起慢慢变老,当玻璃密封罐打开的那一刹那,散发出的都是时间的味道啊。
国民美食菜脯蛋其实菜脯蛋不仅属于客家料理,也可说是台湾的国民美食、最家常的菜。
如果到所谓的台式餐厅,菜脯蛋绝对是菜单上必有的,否则这家餐厅就可能不叫台式餐厅了。
菜脯蛋的作法看似简单,不就是菜脯加蛋,或者再加上一些小葱花,但其实可是非常考验大厨功力的。
因为如何把菜脯、鸡蛋搭配的浓纤合度、菜脯是不能外露、粒粒分明的,且表面要平整光滑,当翻锅的那一煞挪,依旧是完整且非常圆滑的鸡蛋,那可相当不容易。
像猫家煎起菜脯蛋不是洒了一地或是散布在整个瓦斯炉,要不就是四分五裂的成块状,若火喉没有掌握好,也有可能稍微烧焦......
在台湾,有些台式餐厅是有专职专人做菜脯蛋这一道菜的,可见这道菜多难伺候啊!!
若煎不出一个好的菜脯蛋,等于是没拿到台菜师傅的入场券。
猫家百科菜脯蛋达人如何才能叫「菜脯蛋达人」呢?原来只能用一双筷子就要做出来。
就跟日本寿司店一样,看似简单的玉子烧却也是用一双筷子做出来的艺术品啊!
一个好的菜脯蛋达人不煎上上百个的菜脯蛋是做不出完美的菜脯蛋的。
之前曾经介绍过最经典的台湾料理餐厅欣叶,就规定厨师要在一分二十秒内完成,全程只能用一双筷子,甩锅至少要四次以上,如果是超级大厨,可能三十秒就可以完成了。
至于要用多少颗蛋也是有讲究的,小份的可能是两颗,三颗属于职业水平,一般就用三颗蛋、煎出厚度2.5公分、直径12公分的蛋。
然后还有一个术语「十五」、「十七」,师傅会这么说「这个菜脯蛋十五、那个差不多十七......」
来,大家猜一猜这个什么意思?「直径大小吗?」不对。
正确答案是「菜脯蛋要做的跟八月十五日的月亮一样圆」那才是最高水准的演出,十七的话当然就差一点了......
对了,还有一个小秘诀,就是不要买现成切好丁状的菜脯,买整块的菜脯回家慢慢切才能保持原味及水分。
菜脯蛋的正确吃法跟吃拉面一样,嘘嘘嘘的。
因为太脆了,总是会发出“咔咔咔”的声音,尽管不太文雅,但这样才香啊!
百搭的菜脯菜脯除了做菜脯蛋之外,其实有很多料理也很需要他喔!
例如炒饭、炒面时洒上一点菜脯,很有提香的效果;小炒肉的时候也可以抓上一小把。
另外他也是很多之前介绍过很多粿的食材,客家话叫粄(再涨下姿势,音“板”,“粄”这个字可以想象成年糕的糕。)
把菜脯切成丝或碎状丁,用糯米粉或在来粉包成菜包啦、各种粿或者之前猫爸介绍过的车轮饼。(戳:深夜放*之烧麻糬,回忆)
小编说每当晚上看到美食文章的时候,各位猫粉你们心里有啥感受呢?小编每次都会越看越饿起来泡面。天哪!现在正是“四月不减肥,五月徒伤悲”的时候啊!怎么破?!在线等!
猫生活
闲适有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