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观摩崖寻红豆访禅寺年丹霞 [复制链接]

1#

年广东丹霞山科普志愿者训练营实录

DAY3

今日科普小组:第三组

(安梦,朱芙瑶,刘长江,桑达,刘鑫,*硕霈,郭婉仪)

8月3日,年丹霞山科普志愿者训练营安排的主要行程是考察丹霞山科考1号线和2号线,途径的主要景点包含韶音台、海螺峰、丹梯铁索、别传禅寺、摩崖石刻、锦石岩寺等。3号的考察内容由第三组记录,接下来他们将分别从地质篇、生物篇、人文篇分享8月3日考察学习的内容。

层岩尽染读天书:锦石岩1号线

美不胜收登高处:长老峰2号线

年丹霞山科普志愿者

01地质篇

1.1丹崖陡壁

志愿者的队伍首先来到了韶音台,在那里我们眺望东部群峰,营员文雪峰老师给大家讲解了丹霞山岩块呈现红色、陡崖上能生长植物以及峡谷切割等现象背后的形成过程与原因,让大家从千百万年的时间跨度上看待地质的变化发展。

丹霞山正处于丹霞地貌演化的壮年晚期,舒缓宽广的丹霞红层盆地在各种长期地质构造的塑形和流水侵蚀、重力崩塌堆积作用的雕琢下,发育了簇群式丹霞峰丛—峰林地貌景观,是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风景最优美的丹霞地貌区。

认真听讲解

在巨大的舵石、悬空建造的韶音台观景平台,以及在长老峰上行走的一路上,我们都能清晰观察到丹霞地貌特征中的“陡崖坡”。舵石位于丹霞山主山的东北端,是景区内的主断裂与丹霞山主山交汇之处,由于断裂的切割,从宝珠峰索道上站通往舵石的道路在接近舵石时变得窄而险峻。而从“丹梯铁索”处,我们在近80°的阶梯上缓缓下爬,远处是睡美人、近处是锦江流水,丹霞山“雄、奇、险、秀”的特点尽收眼底。

走过“丹梯铁索”

1.2蜂窝状洞穴

长老峰上最为典型的蜂窝状洞穴景观是仙人洞和锦石岩寺内的龙鳞片石。营员*硕霈从微气候、盐风化、矿物成分、结构等方面探讨了其成因。营内的各位老师也分享了各自的学术见解,现场学术氛围浓郁。

据悉,长老峰诸多洞穴形成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由于丹霞山地区的砂岩中含有10%以上的可溶性钙质胶结物,所以在有水参与的情况下岩石会发生溶蚀;二是普遍存在的盐风化。直接暴露于赤壁丹崖外侧的岩石受到溶蚀和盐风化作用的综合影响,另外有生物风化作用的参与;而大型水平洞穴顶板,洞穴内壁等环境生长的小型蜂窝状洞穴的形成与水流的侵蚀或溶蚀没有关系,其主要形成机理是盐类物质在岩石孔隙中频繁生长、溶解造成的。

锦石岩寺龙鳞片石

锦石岩寺内可见到大型的交错层理和片状风化现象,更为罕见的是内侧洞壁上密集生长着呈带状分布的小型蜂窝状洞穴。整体上像一条变色的巨龙环绕在佛像外围,单个的小型蜂窝状洞穴又似鳞片,因此被称为龙鳞片岩,这些蜂窝状龙鳞片石的成因主要是岩石孔隙中盐类物质规律性结晶—溶解造成的。

02生物篇

2.1乌饭树

在考察过程中,营员们发现了一种特别的植物——乌饭树,听起来是不是像某种美食?

营员李绪杰为大家科普了这种树在人们生活中的用处:乌饭树又名南烛,是杜鹃花科、越橘属常绿灌木或乔木,古名染菽,因人们有每年阴历三月初三用其叶蒸乌饭食用而得名。南烛叶是南烛中的可食用部分,性平,略带酸涩,有抗氧化、延缓衰老、抗疲劳、降血糖、抗癌防癌、改善视网膜功能等功用。乌饭树也是不可多得的制作盆景、盆栽的优良素材。期间,营员们还在乌饭树上发现了一间蓑蛾用树枝搭建的“小房子”,颇有趣味。

发现一颗“乌饭树”

2.2红豆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南国红豆就生长在丹霞山。今天科普志愿者们来到了海螺峰捡红豆:用树枝拨动落叶、仔细寻找、弯腰拾拣,不久之后,每个人都收获了一颗颗相思红豆,捧在手心,是真挚的承诺,是美好的象征。温馨提示:大家捡完红豆后,记得把枯枝落叶归于原处,尽量保证原生环境噢~

丹霞红豆寄相思

2.3植物与动物的奇妙关系

身处丹霞山这个生物多样性极强的生态区,人们走在路上随时都能看到有趣的动植物现象。随营导师马兰老师就在路边即兴给我们上了一堂动植物奇妙关系的课堂,她以锚阿波萤叶甲食用“有*”海芋叶片为例,展开讲述了植物与动物通过各种方式相互利用又相互协作的奇妙现象。锚阿波萤叶甲在海芋叶子上,将自己的身体做圆规切割叶片,画出一个个直径约3厘米的标准圆圈,切断海芋叶片中传递*素的大部分叶脉通道,然后安全地享受美食!而海芋叶子被叶甲取食后留下的一个个规则的圆圈,可以使海芋漏掉雨水,通风透气!

这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到:生态圈各个成分联系紧密,人类作为其中一部分也应当与其他生物和谐共处。

“芋叶怪圈”

03人文篇

3.1宗教文化

丹霞山自古吸引众多僧侣、道士游历驻足。锦石岩寺是山内历史最为悠久的寺庙,它已在丹霞红岩中呢喃千年;别传禅寺由高僧澹归和尚创建,清朝时为粤北三大丛林之一。

拜访别传禅寺

营员杨玉婷、李贵清在别传禅寺向大家介绍了它的历史和建筑特色与涵义。年左右,受李茂充之邀,澹归法师在长老峰下开始兴建别传寺。建成之初,澹归和尚把他的师父天然法师请来担任首位主持,4年后,澹归法师任主持。在天然、澹归两位大德高僧的主持下,别传寺鼎盛兴隆,一时间成为岭南后起之佛门圣地。

锦石岩寺前留影

“我们是科普志愿者,我们保持对信仰自由的尊重,在科普时以传播科学人文知识为目的,介绍宗教文化时也是带着尊敬的心态。”——回营志愿者李贵清这样说。

3.2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是记录丹霞文化的重要载体,集中分布区为长老峰景区,漫步在通往长老峰的山路上,犹如走进了中国的书法博物馆,沿途崖壁的石刻都是文化艺术的精品,更记载了丹霞山的历史兴衰。所有大型石刻均雕琢在颗粒大小均匀的厚层砂岩之上,这是因为砂岩与砾岩相比质地更均匀,又有足够的强度能够使石刻保持长久。

观摩摩崖石刻

今天我们从“丹霞时刻”、“法海慈航”、“诞先登岸”等摩崖石刻中感受到其浓厚的历史底蕴及记录丹霞历史的重要价值。

4缅怀与祝贺

沿路从长老峰下山后,科普志愿者一行来到了丹霞山地质博物馆。从文化厅中参观了解了韶关和丹霞山的人文历史文化,从生物厅中进一步认识了丹霞山的生物多样性。

参观博物馆

随后,我们进入彭华教授纪念馆,进一步了解了彭华教授为中国丹霞作出的伟大贡献,对彭华教授表示深切的怀念和敬意。最后为祝贺中国申遗成功十周年录制祝福视频,全体丹霞山科普志愿者衷心祝愿中国丹霞越来越好!

星火先传,讲好丹霞故事

5晚间科普活动

晚间进行科普活动,志愿者们将今日行程中的重要考察点,以模拟科普讲座的形式进行分享。既加深了大家对丹霞山重要地质、生物、人文知识的理解,也交流了践行科普行动的方法技巧,为大家日后开展科普活动提供思路和参考。

6结语

本次丹霞山全国科普志愿者训练营运动量最大、知识点最密集的一天就此结束啦,但我们对丹霞山的了解仍在深入,永不停歇。我们也会肩负起科普志愿者的责任,把今日所见、所学、所感铭记于心,并在未来将其传播给更多的普罗大众。

欢迎分享、点赞、点在看三连击~

END

编辑/二十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