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侯祥麟每天只工作8小时当不了科学家 [复制链接]

1#

侯祥麟:每天只工作8小时当不了科学家


张雨楠


在侯祥麟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曾给侯老做过11年秘书工作的张继光同志在介绍侯老的事迹时,讲了这样一件事,有年轻科技工作者问侯老怎样才能成为科学家,侯老没有正面回答,只说了这样一句话:“每天只工作8小时,当不了科学家。”


这句话言简意赅,是侯祥麟院士的切身感受和经验之谈。科学家作为在某个科学技术领域进行探索的专家,之所以能够不断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实在是付出了自己毕生的精力、智慧和心血的结果。无论古今中外,科学家只有坚定不移、孜孜不倦地在科学的崎岖道路上苦苦攀登,投入比常人多得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发现科学创造的规律,达到创新的境界,创造出有益于人类的科技成果。这个过程是辉煌的,同时也是艰辛的,需要十几年、几十年殚精竭虑、焚膏继晷的拼搏奋斗。按鲁迅先生的说法,也就是把别人用于喝咖啡的时间也用来工作。


从事科学技术工作是如此,从事其他工作同样如此。每天只工作8小时,当不了科学家,也当不了作家、艺术家、理论家,也当不了本单位、本部门、本行业出类拔萃的栋梁之材,更当不了优秀的领导干部。当然,8小时工作制,是我国劳动法的规定,我们不会、也不应该要求人们都去工作10小时、12小时,甚至14小时、16小时。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讲劳逸结合。这里提倡的是一种刻苦学习、勤奋工作的精神。事实上,对于从事科学技术研究、从事文学艺术创作,从事教育及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人们来说,尤其是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领导工作的各级干部,因为其所承担的职责很重要,工作比较复杂,要胜任工作,就必须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时间和精力,就必须用更多的业余时间去积累知识、学问、经验,提高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自己的职位上创造出突出的业绩,成为让同行敬佩、让社会认可的杰出人才。


我们并不提倡影响身体健康的无节制的工作,有劳有逸,张弛有度,才是科学的工作方法。但我们也应当认识到,与慵懒无为的人生相比,勤奋地工作和因此而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贡献,这本身就是人生的乐趣和价值所在。科学的发现,钟情于对其痴情挚爱的有志者。正如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所说:“人的思维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项事业,那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都感到吃惊的成就来。”愿那些有志于成才的同志尤其是年轻同志,像侯祥麟那样,把8小时之外的一部分时间也用在业务钻研上。如果你坚持不懈地每天比别人多花费一点时间,多付出一点精力,几年、十几年、几十年下来,那回报你的,将是“使你自己都感到吃惊的成绩”。


人民 2005年10月26日 第四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