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药一方一穴位合辑期 [复制链接]

1#

海芋

本品为天南星科海芋属植物海芋Alocasiaodora(Roxb.)K.Koch的根状茎。

文献记载:

《本草纲目》:辛,有大*。治疟瘴,*肿,风癞。

《全国中草药汇编》

性味:微辛、涩,寒。有*。

功效:清热解*,消肿。

主治:用于感冒,肺结核,肠伤寒;外用治虫、蛇咬伤,疮疡肿*。

用法用量:干品3~5钱,鲜品1~2两,久煎后方能内服;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不能敷正常皮肤。

《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版》记载:

本品又叫痕芋头

辛,寒;有*。

清热解*,消肿散结。用于热病高热,肠伤寒;外治疔疮肿*。

9~30g,内服先煎2小时。

本品有*,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云说:天南星科的药用植物基本具有一定*性,化痰清热解*是共性的功效。有文献记载,本品还可以用于治疗狂犬病。

《医方考》

鼻疾门第六十三

补脑散

天雄(炮)辛夷仁苍耳茸(等分)

共为末,饭后酒下二钱。

阳虚脑寒,鼻渊者,此方主之。

人身之上,天之阳也,故六阳之气皆会于首。若阳气自虚,则阴气凑之,令人脑寒面流清涕。是方也,天雄辛热而上浮,辛热者太阳之象,故可以温脑而补阳虚。辛夷仁、苍耳茸,皆轻清澈脑之剂,可以佐天雄而透脑。

云说:本方针对的是阳气不足的鼻渊类型。当前的过敏性鼻炎有一部分表现为阳气不足的证型,就可以用本方治疗。

督脉-中枢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0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疸,呕吐,腹满,胃痛,食欲不振,腰背痛。

针法:斜刺0.5~1寸,可灸。

云说:本穴具有健脾利湿、清热止痛的功效。

(图片来源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