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教育是一场轮回的花事。缘分其实就是在时光的轨道上,我们分秒不差地相遇、相知、相惜。”这是周丽蓉老师学生的话。
“师长的帮扶、同行的鞭策、学生的鼓舞贯穿了我的生命;而我自近三十年前起就对“语文教师”这份职业的情有独钟的眷恋,也在日渐一日地丰厚着。“这是周丽蓉老师成长的自我总结。
在教育这场轮回的花事里,有哪些动人故事?让我们一同走进周丽蓉老师的《流年与眷恋》,品味流年中交错的回忆,感受眷恋中日渐丰厚的成长!
作者简介:
周丽蓉:正道语文群友,云南省语文特级教师,云南省“云岭教学名师”,昆明市首席高级教师。教育部“国培”首届语文教师高端研修优秀工作坊坊主;云南省中小学幼儿园周丽蓉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昆明市“周丽蓉名师工作室”导师;云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专家,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语文教研组长。著有专著《行走的风景——周丽蓉“质感语文”思考与实践》。
流年与眷恋
----那些关于语文的花事
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周丽蓉
我又一次打开了高届9班的孩子们送给我的生日礼物——那个有着62位孩子满满祝福的课件,映入眼帘的是偰嫤同学的这句话:
“教育是一场轮回的花事。缘分其实就是在时光的轨道上,我们分秒不差地相遇、相知、相惜。”
这样的表达多么富有诗意,读来让人口齿噙香。作为一个中学教师,我从年8月走上讲台,到现在已经进入了第二十八个年头。三年一个轮回,这场美妙的“花事”已经在如梭的生命里转了九轮。一场场的花事,这样明媚、这样鲜活,笑泪纵横、情思交加、百味迭生。
我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中,沉浸在流年的片段里。
那是在丽江,那座落在古城边狮子山下的一个小学,这所小学的名字在那时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迹——红池完小。对学校的记忆很淡,因为一二年级的学习在那个年代是没有什么内容的。只记得白龙潭清洌的水里有油油的水草在招摇,多少年后,每每读到徐志摩的“软泥上的青荇”时,我便会想起白龙潭,想起了我文学上的启蒙老师——何老师。利用每周一次“红小兵”活动,她给我们读《欧阳海之歌》,从头开始,每周一个片段。由此,我的生活除了*号、*歌和捡马粪、摘蚕豆之外还有一种乐趣叫“读书”,还有一种书籍叫“小说”。故事没有读完,何老师调走了,就像诗歌写作时形成的留白的意境一样,留个我一个补白找寻的空间。
找寻,先是小人书,后是单行本,再到长篇小说,《一块银元》《郑师傅的遭遇》《新来的小石柱》《艳阳天》《金光大道》;然后是《苦菜花》《野火春风斗古城》《家》《春》《秋》《红楼梦》《五朵金花》……我就这样进入文学的世界,感受多样的世间百态,体会人世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少女时代的情怀,有英雄情结,有“高大全”的阳刚,有“鸣凤”的刚烈,也有“淑芬”们的挣扎;有“小石柱”的坚强,也有“银环”的英勇,当然,还有对“才子佳人”的